打造現貨交易所標準化資產體系 破解實體產業融資難題 二維碼
18
發表時間:2022-11-02 10:13來源:經濟觀察報 打造現貨交易所標準化資產體系 破解實體產業融資難題
作為中立第三方的開放市場基礎設施,商品現貨交易所由于其服務實體產業、聚焦現貨交割的特性,最適合作為切入點,借助數字化科技手段,使大量的現貨商品資產轉變為銀行金融機構和公開市場能夠接受的合格抵押物,從根本上破解企業融資難題,促進金融脫虛向實,這對于賦能實體產業高質量發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具有尤為重要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金融要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中國經濟長期面臨金融和實體脫節的難題,一方面大量實體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另一方面銀行和金融機構很難成規模地找到優質安全的資金投放標的,資產荒現象嚴重。 我國的實體產業基礎決定了從工業原材料、中間品到制成品,以及大量的農產品,有數十萬億級的底層現貨資產在流轉,但是這些資產在銀行和金融機構看來都屬于場外非標品,不能作為標準化資產和合格抵押物進行融通,導致商品融資、貿易融資、動產融資等活動無法真正開展起來。其背后反映的是相關基礎設施的缺失,使得貨物真實性、安全性、貨權清晰性等問題始終無法得到根本性解決。 一、實體產業融資困境亟待破局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實體產業在推動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穩定稅收等方面有著十分重大的作用。但無法回避的是,長期以來,融資困難始終是制約實體產業發展的難題。其中矛盾最突出的三類企業——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貿易流通型企業,作為中國經濟最有活力的微觀主體和經濟運行的“毛細血管”,一直以來得不到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的金融體系以間接金融為主,實體企業融資的主要來源還是銀行信貸,其審批流程側重依靠財務報表、固定資產抵質押和強擔保,風險邏輯還是基于企業的主體信用。在這樣的風險邏輯下,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貿易流通型企業天然地處于不利地位,很難拿到信貸融資。生產制造型企業在日常經營中大量資金也往往被原材料采購、存貨和賬期等擠占,承受著巨大的資金鏈壓力。 實體產業融資難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大量實體企業依賴于銀行信貸,抵御行業周期風險的能力較弱,倘若因為行業周期發生銀行抽貸的極端情況,經常會遇到資金鏈斷裂,導致企業生存出現問題,不利于國內實體產業頭部企業的形成和有效參與國際競爭;另一方面,融資難、融資成本高,實體制造業和流通領域的相當大部分行業利潤實際上被銀行及相關金融中介機構侵占,導致企業自身利潤率不高,無法投入充足資金用于產品迭代創新,妨礙了自身造血功能和核心競爭力的提高,難以做大做強。 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解決實體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監管部門通過出臺一系列特殊政策、設立各類考核指標,引導地方政府、銀行和金融機構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但從效果來看,實際穿透和傳導有限,難以取得持續性根本的改善。歸根到底,金融還是要回歸到服務實體企業經營的本質,解決融資問題一定要找準牛鼻子,打到關鍵七寸。事實上,對生產型企業而言,資金積壓最嚴重的無疑是原材料和產成品這兩端,而貿易通流型企業雖然通常是輕資本運營,但衡量其經營表現的往往是真實的貿易流水。從資金方風險控制的角度而言,如能以實際流通的底層現貨資產而非企業的主體信用做為金融資源配置的根本依據,有可能成為解決實體融資問題的很好的切入點。特別是對于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貿易流通型企業這三類企業來說,這樣的邏輯改變將是最有意義的,能夠達到精準滴灌的效果。放眼國際金融體系,商品在庫及在途融資因其資金量大、剛需強、周轉期限快等特點,已經成為金融服務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就商品領域而言,中國市場的最大優勢是實體產業基礎帶來的現貨貿易和消費體量,而基于商品現貨的貿易融資一直沒有真正運轉起來,主要原因還是缺少相關的市場基礎設施。具體來說,一是缺少商品現貨的價格基準,使銀行和金融機構在開展貿易融資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過程中無法有效評估資產價值,面臨市場風險以及由此引起的信用風險。特別是當價格下跌可能導致質押物的價值低于融資貸款本息之和,容易導致融資企業違約,使得金融機構即使變現質押物也無法收回貸款本息,從而蒙受損失。二是商品現貨資產缺乏真實性、安全性、貨權清晰、流動性等保障,底層資產大多以場外非標的形式存在,交易、倉儲、交收等流轉環節無法達到銀行和金融機構對于風險控制的要求。在2012年的上海鋼貿事件和2014年青島港事件中,不法貿易商通過開具虛假倉單、重復質押騙取銀行貸款,導致大面積壞賬,境內外多家銀行和金融機構牽涉其中。近期又陸續有佛山中金圣源、寧波九龍倉、浙商康運等一批鋁產品交割倉庫爆發“一貨多賣”事件令行業蒙受巨大損失。如果貿易融資過程中的風險得不到控制,商品融資就很難真正發展起來。 在實體企業較難從銀行直接獲得信貸融資的背景下,近年來一些供應鏈服務公司以及部分大型國有企業,通過托盤墊資等形式成為“影子銀行”,部分填補了金融體系產品服務供給不足的空檔,為實體企業經營提供實質性的融資服務。但這些供應鏈服務公司在系統和科技上的投入顯然無法和專業的金融科技公司相比,風險控制能力有限,業務本身也遇到諸如信用管理能力、操作風險控制等方面的瓶頸問題,容易形成單邊信用敞口或操作風險,目前國家和地方各級國資委也持續出臺禁止融資性貿易的各項規定。這些亂象的背后反映的還是市場端大量實體企業旺盛的融資需求,但是依托于傳統銀行信貸體系的金融有效供給嚴重不足。 因此,現階段迫切需要打造連通金融和實體的基礎設施,既能夠深入實體產業,又能達到金融級的風控標準,真正解決金融與實體脫節的問題。通過這套基礎設施,金融機構應該能夠從以下幾個角度來進行有效的風險評估:一是“拿得到”,即貨物上的相關權利是否明晰;二是“看得住”,即貨物監管是否到位;三是“賣得掉”,即當企業無力還款時,此單貨物能否以不低于放款金額的貨值進行處置。如能推動銀行和金融機構打通可靠風控條件下支持實體的重要途徑,徹底盤活中國幾十萬億級的現貨商品資產,使之轉變成銀行金融機構和公開市場能夠接受的標準化資產,不僅能極大地解決實體產業的融資難題,推動實體產業高質量發展,也能讓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共生共榮的良性循環,走出一條與西方金融資本不同的路,真正體現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二、依托現貨交易所,通過科技賦能打造金融連接實體的平臺基礎設施 解決融資難從根本上還是要形成持續的商業驅動,對市場主體而言,即要回答價值和利潤從哪里來以及怎么來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國大量的實體企業實際承擔較高的年化融資成本,而金融體系卻有充裕甚至是過剩的流動性,中間存在結構性利差,可以稱之為中國經濟的“堰塞湖”,背后反映的是金融和實體的脫節。如能通過搭建基礎設施,有效地導通金融和實體,那么打破和縮窄這個天然存在的結構性利差的過程本身,就能夠持續地產生穩定的價值,中國經濟基于實體產業基礎的幾十萬億級存量底層資產背后的結構性利差所形成的巨大勢能將能夠充分釋放出來。 上述的商業邏輯,決定了基礎設施的搭建一定要通過市場化的方式,讓所有的市場主體都有自發的動力參與其中。要依托商業主體而非政府主體來打造這套基礎設施,通過完全商業化的手段運行,才可以形成持續的商業驅動,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過去幾年,市場上涌現出一批有產業背景的產業電商或供應鏈服務平臺,但這些平臺背后往往涉及行業利益,客觀存在“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可能,容易引發行業性和系統性風險。因此單個的產業鏈企業或機構都不適合作為搭建這套基礎設施的商業主體,而交易所作為嚴格的各方均能接受的中立第三方,天然適合打造真正面向全市場的開放性的平臺基礎設施。 這些年圍繞打造商品市場體系基礎設施到底是應該主要基于期貨還是現貨也一直有爭論。期貨交易所的高度散戶化和場外現貨市場的不完備,決定了其交易量與價格生成機制更多是由場內投機資金主導,真正與企業相關的實物交收比例極低,與實體經濟和現貨市場嚴重脫節。而現貨交易所是以服務支持實體經濟流通為導向,參與者均為實體企業和機構客戶,全部交易100%面向實物交收且基于真實的貿易合同。除了面向實物交割的倉儲物流外,現貨交易所本身又具備登記、認證、確權、結算等功能,這些都天然地與基礎設施重要的功能體現相吻合。因此一個具有市場公信力的強大的現貨交易所是最適合作為打造連通金融和實體的基礎設施的切入點。 從科技發展的角度,現在也完全具備了解決平臺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成本問題的條件。以前解決貨權清晰“拿得到”和貨物安全“看得住”兩大風險難題需要較高的成本,從市場主體的角度來說是動力不足的。如今隨著傳感器、云存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成熟,解決方案的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并可完全由前述的結構性利差覆蓋,真正形成商業閉環。依托現貨交易所平臺,牽頭生產、加工、貿易和終端消費企業以及倉庫、物流企業、保險公司和銀行金融機構等共同構建科技應用體系,通過統一的管理標準及技術標準打造以“區塊鏈倉單”為載體的可信資產體系,第一次真正具備條件將傳統的商品流通現貨轉化為優質安全、可直接穿透至底層并且具備良好流動性的金融級資產。 綜上,依靠具有公信力的場內現貨交易所,能夠推動銀行和金融機構打通可靠風控條件下支持實體的重要途徑,幫助企業特別是傳統信貸邏輯下很難獲得融資的中小企業和貿易商解決資金鏈的后顧之憂,使企業能夠專注于技術研發與產品迭代升級,有助于提升中國實體制造業的競爭力。 借助科技打造現貨交易所標準資產體系。過去無論是傳統的紙質倉單還是交易所標準倉單,都是斷面式信息,動態全流程是不可控的,其風控實質依舊建立在倉庫自身信用的基礎上,倉單易造假,貨權的唯一性無法確認,倉單持有人也無法追溯倉單貨物的來龍去脈。而通過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等數字化手段打造的“倉單3.0”體系,一是能通過實時連續的數字化手段,直接穿透到底層對商品實物及商品貨權進行實質管理;二是倉單體系由市場各方共同創設和維護,不再只由倉庫方出具;三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對從工廠、倉庫、物流到海運提單的全周期生產和流通的全過程信息都進行不可篡改的記錄;四是倉單不僅表征貨物的物理狀態,還增加了時間維度,包括了貨權轉移的信息,此時的倉單不再只是提貨憑證,而是成為表征貨物權益的憑證。 借助金融級風控直接與銀行金融機構對接。現貨交易所的規則設計與平臺體系的建設均面向實物交收,利用線上交易、結算、交收三流合一,借助交易所的登記、認證和確權功能,能協助產業客戶向工商、稅務等主管部門及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貿易背景真實性的審核依據。通過“三流合一”和區塊鏈的應用,也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貨權清晰性的問題,確保交易鏈條的安全性并提高處置變現的流動性。此外,現貨交易所在市場上的優勢還在于可以形成基于實際成交的商品現貨價格基準,便于銀行和金融機構在開展貿易融資和供應鏈金融業務時開展有效評估資產價值。融資全過程系統操作均直接在線上完成,風險控制上也能夠真正實現系統強控。 形成閉環商業模式實現多方共贏。通過現貨交易所打造的基礎設施,企業降低了融資成本,獲取了生產和產品創新迭代的源動力;銀行和金融機構能夠批量獲取優質安全的資金投放標的;科技公司技術改造的投入可以通過技術服務費等形式變現;商業保險又能解決倉單安全性的尾端風險和金融機構對倉單處置的風控需求。這樣就形成了完整的商業閉環和持續的商業驅動,真正實現多方共贏。 影響和改變企業經營模式。解決存貨融資只是第一步,最終還是要幫助企業打造完整體系,實現“供銷產存一體化”,即對典型實體經濟活動的生產、經營、采購、銷售、融資、交易全流程做數字化精確描述和計量跟蹤,實現“交易畫像”,建立銀行風控體系直達的金融場景,形成不可篡改的交易數據鏈和信貸資金閉環管理,實現智能融資服務,使企業擁有更強的風險抵御能力。此外,企業可借鑒電子消費品產業以社會分工精細、效率高、品控嚴為特點的“委托加工”模式,從傳統加工制造廠改變成為代工廠。通過廠邊庫實現以貨換料,企業只代工收取加工費,可徹底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周期、產品庫存、賬期等解放出來,把資金更好地用于產品的迭代加工和技術研發,也不必承擔資金鏈斷裂的風險。這樣可以真正發揮出統一大市場的優勢,在產業政策的協調和支持下,幫助企業真正做大做強,從而催生出更多的頭部企業。 推動實體產業數字化轉型。當前國內很多行業的數字化改造基本上是政府層面如工業4.0等的政策驅動,或者企業從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角度自發驅動,這些都是分散和不可持續的。通過商品現貨交易所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完整的商業閉環,形成持續的商業驅動,能夠倒逼大量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出更多新的商業模式。類比過去20年中國消費互聯網的發展,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產業互聯網將迎來全新的周期,完全釋放出我國統一大市場的優勢和實體產業的紅利。大量傳統產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不斷提質增效,將成為未來10-15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所在。 依托規范透明、具備公信力的商品現貨交易市場,以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創新技術為手段,提供滿足金融風控要求的基礎設施服務和行業標準規范,打造行業認可的大宗商品標準化資產體系,將能夠徹底打破過去2B端的業務邏輯和風險邏輯,改變制造業和現貨流通市場融資及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現狀,通過真正有效的金融支持促進中國實體產業升級,賦能實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現2035遠景目標打下堅實基礎。(來源:經濟觀察報 作者:董峰 深圳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總經理)
文章分類:
業界動態
|